天下梟雄

高月

歷史軍事

  這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,李世民、竇建德、王世充、李密、蕭銑、張須陀、李靖、蘇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卷十九 勵精圖治正當時 第十六章 內部決裂

天下梟雄 by 高月

2018-7-2 16:15

  在權力鬥爭中,有壹種高明的手段叫引而不發,也就是當壹起大案發生後,不要急於處理,將案子先拉起來,保持壹種高壓之勢,靜觀其變,壹旦時機成熟,再出手雷霆壹擊。
  現在楊元慶用的手段就是引而不發,壹方面不處理王家禁酒案,另壹方面讓輿論繼續熱炒,在這種高壓之下,王黨的內部肯定會出現裂痕。
  薛收去王緒府時的心情是憂心忡忡,可回來時卻變成了心驚膽戰,直到回到家中,他的雙股依然壹陣陣戰栗。
  他怎麽也想不到,王緒在秘密會見唐朝特使,這讓他有壹種腦門挨壹棒的感覺,當初王緒借口攻打中原會導致佃農大量流失,需要維護河東地主的利益,反對中原戰役。
  薛收也知道王緒實際是想報復楊元慶,發泄被貶黜的怒氣,作為王氏門生,作為王黨壹員,薛收也盡心盡力替他做了,拜訪、勸說,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,把他父親從前的門生都走遍了,拉到二十幾個友情簽名。
  但薛收萬萬沒有想到,王緒竟然和唐朝勾結,他們所做的壹切,並不是幫助王緒發泄怒氣,而是唐朝安排給王緒任務,他們都被王緒所騙,成了唐朝的奸細。
  這個發現讓薛收又氣又很,又是後悔,他幾乎是將脖子伸進了絞索之中,壹旦事情敗露,難道讓他也向唐朝逃亡不成?
  薛收在房間裏長籲短嘆,坐立不安,這時他的妻子白氏端了壹杯熱茶進了房間。
  白氏也是出身趙郡名門,她的父親白風逸和薛道衡是同窗好友,兩個長輩壹拍即合,早在兩人小時候便定下了姻緣。
  十六歲成婚,兩人成婚已十幾年,育有壹子壹女,長子薛江已十四歲,少年有才,聰穎勤奮,酷似其父。
  和丈夫相濡以沫十幾年,白氏非常了解丈夫,丈夫回來後便焦慮不安,這是他從未出現過的情形。
  不知發生了什麽事,白氏有些擔憂,便借口送茶來探望丈夫。
  白氏將茶碗放在桌上,見丈夫坐下又站起身,背著手來窗前來回踱步,又坐下哀聲長嘆,她便忍不住問道:“夫君,發生什麽事了嗎?”
  “沒什麽,婦道人家,妳不要多問!”薛收不耐煩地回答道。
  白氏走到丈夫身旁坐下,握住他的手柔聲道:“咱們成婚十五年了,我從未見過妳這麽緊張焦慮,壹定是發生了大事,妳告訴我,天大的事情我們壹齊承擔。”
  被妻子光滑溫熱的手握住,薛收心中稍稍平靜壹點,他嘆了口氣,“我被王緒騙了,搞不好會滿門抄斬,現在我心裏很焦慮,不知該怎麽辦才好。”
  白氏壹驚,“夫君也參與釀私酒了嗎?”
  “和釀私酒無關,是別的事情。”
  薛收苦笑壹聲,“連妳也知道王家釀私酒之事?”
  白氏對王家沒有好感,尤其王家女人對她十分傲慢,嫌她首飾不夠名貴,嫌她衣裙不光鮮,這讓白氏十分反感。
  她冷笑壹聲道:“現在誰不知道他王家釀私酒,太原城內早傳得沸沸揚揚,老少皆知,現在就等著怎麽處置王家幾個兒子,都說官官相護,這就這麽簡單的事情還拖上兩天,不知等什麽?”
  言者無意,聽者卻有心,妻子的隨口抱怨卻使薛收心念壹動,確實是這樣,王家釀私酒人證物證俱全,很簡單的事情,楚王為什麽不處置?
  楚王查處王家雷厲風行,但處置時卻拖拖拉拉,這是為什麽?難道是……
  薛收猛地醒悟過來,難道是楚王想借題發揮,用私釀酒之事來對付王家,所以他才遲遲不發動。
  想到這,薛收倒吸壹口冷氣,楚王回來後,壓根就不提百官請願之事,這並不代表他不處置,他必然是在等待時機,極有可能是將王氏黨羽壹網打盡,那麽這其中也包括自己。
  薛收額頭上的汗水開始流了下來,他意識到問題開始有些嚴重了,白氏連忙用帕子替他擦去汗水,柔聲勸道:“夫君,王家雖是名門,但王緒做人真不厚道,他的妻子就是壹個很勢利的人,穿得光鮮,戴名貴首飾就是貴客,穿得樸素點,她就瞧不起,由妻可見夫,王緒確實不是壹個值得妳依靠的後臺,這次他是欺騙妳,下壹次就是要害死夫君,夫君還是聽我的勸,離開他,向楚王效忠。”
  楚王是什麽樣的人,白氏不了解,但她卻很喜歡楚王妃,楚王妃主張勤儉,反對奢侈浪費,無論府內府外,她都是穿麻衣,戴普通銀飾,勤儉持家,以身作則。
  從楚王妃身上,白氏便感覺楚王壹定也不錯,為什麽丈夫不向楚王效忠,而要做什麽王黨,她早就想勸丈夫了。
  薛收點點頭,“此事讓我再想壹想。”
  ……
  薛收背著手在大街上慢慢走著,腦海裏卻在思索著這件事的前因後果,很多事情他已經明確了,王緒確實是勾結唐朝,而私釀酒事件也極可能是楊元的反制。
  現在的問題是自己的態度,該怎麽做才能保全自己,脫離王黨袖手旁觀嗎?現在似乎已經晚了壹點,關鍵是他已經做了不該做的事情,他必須要有所作為,才能贖清自己的罪孽。
  薛收壹擡頭,發現自己竟已來到了楚王府門前,薛收心中暗暗嘆了口氣,這是他心中有所思,才神使鬼差般地將他引來。
  薛收望著大門上楚王府三個篆字,他想起父親曾給他說過的壹句話,‘楊元慶此人很厲害,心狠手辣,將來要麽升天得道,要麽死無喪生之地。’
  這是他父親在江寧和楊元慶相處壹段時間後得出的結論,薛收牢牢記住了,而今天的結果證明了父親判斷,王緒遠遠不是楊元慶的對手,自己跟隨他只能走背叛大隋之路。
  而現在看起來,最後的結果是王緒去唐朝升官發財,而最後讓他們這些黨羽成為權力鬥爭的祭品。
  想到這,薛收壹咬牙,快步走上了臺階,拱手對親衛道:“請轉告楚王殿下,太常少卿薛收有機密大事求見!”
  ……
  楊元慶準備明天出發去關北六郡視察,他已經給了王緒黨羽兩天的時間,如果這些人還不識相,那就休怪他楊元慶不客氣了。
  書房裏,楊元慶把幾本書放進壹口皮箱內,這是他必帶之物,放壹些他心愛的書,以及令箭、令牌和楚王印璽。
  其他的東西都不是他考慮,衣物、用具之類,妻子裴敏秋會收拾好,交給他的親兵。
  就這時,門外傳來親兵的稟報聲,“啟稟總管,太常寺薛少卿來了,說有機密大事求見!”
  楊元慶壹怔,隨即微微笑了起來,果然來了,他隨即令道:“帶他去外書房等候,我馬上就來。”
  楊元慶喝了壹口茶,便向外書房走去,他很清楚薛收是王黨的重要骨幹之壹,出身河東名門望族,大儒薛道衡之子。
  只可惜薛道衡性格剛烈,得罪了楊廣,最後被楊廣絞殺而死,他的兒子好像沒有他那種臭脾氣。
  走進外書房,薛收已經在等候了,見楚王進來,薛收慌忙深施壹禮,“下官薛收參見楚王殿下!”
  楊元慶微微壹笑,“薛少卿很少來我府上,今天到來,真是稀客啊!”
  薛收慚愧地嘆了口氣,“下官和楚王殿下接觸太少,辜負殿下的厚愛了。”
  楊元慶擺擺手,“來日方長嘛!薛少卿請坐。”
  薛收坐下,他欠身剛要說,楊元慶卻笑道:“不急,喝口茶再說。”
  壹名侍女端兩杯清茶進來,楊元慶端起茶杯又道:“這是用太原西山虎跑泉煎的茶,今天清晨汲來的新泉,用吳郡紫砂壺三分火煎制而成,久聞令尊是茗茶高手,薛少卿應該也懂壹二,嘗嘗看,茶味如何?”
  薛收確實也很懂煎茶和茗茶,只是他現在哪有什麽心情品茶,他隨便喝了壹口,苦笑道:“茶確實不錯,但下官心情更急,能否容下官下次再來喝茶。”
  楊元慶呵呵壹笑,“看來薛少卿也是急性子,好吧!薛少卿有什麽急事找我?”
  “殿下,下官有重要情報,大概在大半個時辰前,王緒在府中秘密接見唐朝使者。”
  楊元慶在前幾天沒有想到此事和唐朝有關,但現在他已經想到了,王緒發起反對中原之戰,背後極可能和唐朝有關,現在薛收的壹句話證實了他的猜測。
  楊元慶不露聲色問道:“唐朝誰為使者?”
  “這個下官也不知,因為下官壹個時辰前去王府,在門口遇到了王淩……”
  楊元慶打斷他的話問道:“就是那個在東宮為供奉的王淩?”
  “正是此人,他和下官是多年同窗,他語氣中透露了唐朝有使者到來的消息。”
  楊元慶背著手走了幾步,又問道:“薛少卿為何要告訴我這件事?”
  薛收嘆了口氣,“殿下當年在江都時,對家父有救命之恩,家父後來曾告訴我們兄弟,若有機會,要還殿下當年的恩德,可惜我只記師門之恩,卻忘記了殿下之德,做了有損殿下之事,我已幡然醒悟,懇請殿下諒解!”
  說完,薛收雙手抱拳,跪倒在楊元慶面前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