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梟雄

高月

歷史軍事

  這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,李世民、竇建德、王世充、李密、蕭銑、張須陀、李靖、蘇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卷十八 西風殘月冷沙場 第三十四章 發現敵蹤

天下梟雄 by 高月

2018-7-2 16:15

  壹場夏日雨後,天氣很快變得悶熱起來,樹葉上還掛著未幹透的雨珠,在陽光的直射下格外刺眼,夏蟬受到雨露的滋潤,叫聲更加響亮,大地上熱氣蒸騰,窒悶得令人難以忍受。
  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熱,老人說這是打仗死太多人的緣故,怨氣揮散不去。
  潁川郡最北面的尉氏縣,這裏也是大平原地帶,只是在平原上偶然會突起壹兩座山崗,給單調的平原風光增添幾分景致。
  在尉氏縣城以西約十幾處,矗立著壹座方圓三裏的山崗,叫鶴鳴崗,傳說有仙人之鶴在山崗上起舞鳴叫而得名。
  山丘高百尺,中間是壹條長長的溝壑,其內林木幽深,山泉潺潺,壹棵高達十丈的千年老樹沖天而起,樹身筆直,樹冠如蓋,格外引人矚目。
  此時在溝壑內,壹群戰馬正靜靜地站在小溪邊飲水吃草,小溪不遠處的樹下則橫七豎八地躺著十幾名疲憊的隋軍士兵,大部分士兵的頭盔罩在臉上,已酣然入睡。
  這是壹支由二十人組成的隋軍斥候,他們的任務是探查尉氏縣唐軍情報,唐軍八萬主力已經推進到潁川郡北部,唐軍的斥候已經進入滎陽郡境內。
  目前的局勢是唐軍控制了潁川郡,而隋軍控制了滎陽郡,雙方勢力在兩郡邊境上犬牙交錯,形成對峙狀態,而探查到對方的兵力部署,這便成了兩軍斥候們的主要任務。
  這支隋軍斥候已經在尉氏縣尋找了三天,種種跡象表明,尉氏縣應該有壹支敵軍隊伍,現在斥候們懷疑,這支唐軍隊伍就在縣城內。
  由於天氣炎熱異常,隋軍斥候們都是晝伏夜行,白天休息保存體力,晚上出來巡視。
  斥候首領是壹名姓趙的旅帥,由於肩負重任,他不能像士兵們那樣休息入睡,他背靠壹棵大樹,在補畫這兩天探查的結果。
  忽然,他手中炭筆停住了,他發現他們的探查漏了壹個地方,那就是西北面的陳家村,三條山崗呈三角形排列,將陳家村包在其中,方圓約十裏。
  趙旅帥眉頭微微壹皺,他在回想為什麽放棄對陳家村的探查,半晌他才想起來,是因為當時發現了壹支唐軍巡哨,他們為了防止被巡哨發現才臨時撤離。
  既然那邊有唐軍巡哨,那麽陳家村很有可能也軍隊駐紮。
  就在這時,大樹上有哨兵叫喊:“旅帥,三郎他們回來了!”
  很快,兩名商人模樣的年輕人走進了溝壑,他們也是隋軍斥候,奉命扮作商人去縣城內探查情況,趙旅帥站起身,迎了出去,“縣城裏情況如何?”
  壹名斥候道:“沒有什麽唐軍主力,只有幾百駐軍。”
  趙旅帥眉頭緊鎖,如果縣城沒有駐軍,那麽唐軍極可能在陳家村,他已經等不到晚上,立刻下令道:“大家都起來,立刻出發!”
  壹刻鐘後,二十名隋軍斥候騎馬沖出了溝壑,向西北方向疾奔而去。
  ……
  陳家村所在的地方叫三龍崗,三條山崗呈壹種不規則的三角形排列,西北方向有壹處很大的開闊口,中間是壹片占地數千畝的平原,平原邊緣的山腳下有壹座村莊。
  這座村莊叫做陳家村,原本有兩百余戶人家,但在大業八年先後被兩支亂匪搶掠殆盡,成為壹座荒村。
  這兩年,隨著各地勢力不再像從前那樣搶掠殺戮,開始懂得放水養魚,壹些逃到異鄉的村民陸續返回,山村又漸漸有了壹點生機,目前已經恢復到五十戶人家。
  但這幾天,村子旁卻駐紮了壹支唐軍,巨大的營盤使小小的村莊相形見拙,這座營盤裏駐紮有壹萬唐軍,由李孝恭手下大將毛文利率領。
  隋軍斥候已經摸到了壹座山崗上,他們居高臨下,可以清晰地窺視到唐軍大營,趙旅帥在細細清點帳篷,估算營盤面積,從這些細節上,就能大致推斷出這支唐軍的規模。
  夜幕降臨,二十名隋軍斥候借著夜色的掩護,迅速離開山崗,他們分兵兩路,幾名斥候回去稟報,而趙旅帥繼續率其余弟兄監視住這支唐軍的動向。
  ……
  隋軍的主力大營位於管城縣以南約八十裏處,就在兩天前,大將牛進達奉秦瓊之命率壹萬軍從東郡趕來和李靖軍匯合,加上管城縣有數千降軍,使李靖手下總兵力達到四萬五千余人。
  不過又分去三千軍鎮守虎牢關,以及部分軍隊防禦管城、滎陽等縣,目前隋軍大營內的兵力有四萬人。
  李靖全權負責東線作戰,他將東線戰役分為兩步走,第壹步是奪取並鞏固虎牢關,穩住後防。
  壹直到楊元慶率隋軍主力渡河,將李世民逼離洛陽,李靖才率軍南下,開始他的第二步戰略。
  中軍大帳內,李靖正和羅士信、王君廓、牛進達、程咬金等諸將商議軍情,大帳內擺放著壹架沙盤。
  李靖用木桿指著尉遲縣西北角,對眾將道:“剛剛接到斥候稟報,在這座叫三龍崗的盆地內,發現了壹支萬余唐軍的大營,這是離我們最近的壹支唐軍,相距不足五十裏,各位有什麽看法?”
  眾人沈默片刻,王君廓道:“長史,末將以為這支唐軍隱藏很深,或許它是要抄我們後路,攻打管城縣,截斷我們的糧草供應。”
  李靖見羅士信欲言又止,便笑問道:“羅將軍有什麽想法?”
  羅士信笑了笑道:“可能是我想得有點陰暗了,我覺得這是唐軍的分兵之計。”
  “羅將軍請繼續說下去!”
  羅士信接過木桿,指向許昌縣,“唐軍主力位於許昌縣,距我們約六十裏,他們沒有必要再分兵壹萬去尉氏縣,現在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力只有他們壹半,如果我們再分兵壹萬去對付尉氏縣唐軍,那麽我們主營兵力只有三萬,那對方主營兵力就是七萬,優勢更加明顯,所以我認為這是唐軍是分兵之計。”
  李靖點點頭,又問牛進達和程咬金,“兩位將軍的想法呢?”
  牛進達為人比較沈默,並且很有主見,雖然羅士信說得很有道理,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。
  “末將認為唐軍在尉氏縣駐兵壹萬,是為了牽制我們南下,壹旦我們主力南下許昌和唐軍主力對峙,這壹萬尉氏縣唐軍就會繞到我們身後,不僅截斷糧道,還形成南北夾擊之勢,我們就很被動了。”
  牛進達話剛說完,程咬金便扯開嗓門嚷道:“商量半天也沒有行動,聚在這裏凈放屁,既然發現了,那就去打唄!四萬對壹萬,打它娘的屁滾尿流!”
  程咬金雖然話糙,但理不糙,不過他破鑼般的嗓子和尖刻的話語激起了眾人的惱怒,壹起向他怒目而視。
  李靖只覺壹陣頭大,他這才明白為什麽每次商議軍務,總管都把這家夥打發出去,他那張臭嘴實在是在惹人恨了。
  “這個……程將軍,話不能這樣說,如果我們不能看透敵軍的用意,貿然去打,那大營怎麽辦?敵軍主力離我們並不遠,這很可能是他們調虎離山之計,所以不能掉以輕心。”
  程咬金呵呵壹笑,“我只是提建議,長史覺得不妥,不采納就是了。”
  這時,王君廓沈聲道:“長史不必煩惱,卑職只要三千騎兵,便可擊潰尉氏縣唐軍,若無法取勝,卑職提頭來見!”
  羅士信也傲然請令,“長史,我也只要三千騎兵,願立下軍令狀。”
  李靖看了壹眼兩人,笑道:“羅將軍虎牢關已立下功勞,這壹戰就交給王將軍吧!”
  他又對王君廓道:“就依將軍之言,我給妳三千精銳騎兵,若戰勝不了尉氏縣唐軍,我也不要妳人頭,我記妳大敗壹次。”
  王君廓抱拳道:“末將遵令!”
  半個時辰後,王君廓點齊三千精銳隋軍騎兵,如狂風般沖出營門,向尉氏縣方向疾奔而去。
  ……
  唐軍主力大營位於許昌縣北,距離隋軍大營約六十裏,李孝恭率八萬襄陽唐軍出兵已近二十天。
  對於李孝恭而言,他的這次北上中原也是分三步走,第壹步是鞏固淮安和汝南二郡,將兩郡官吏換成唐官,確保唐朝對兩郡的控制。
  第二步才是北上潁川郡,力爭占領潁川郡,這也是朝廷交給他的底線,兵進中原,占領潁川郡以南。
  經過近半個月的努力,他的軍隊已經占領了大半潁川郡,正穩步向北推進,如果能擊敗隋軍,他們還可以占領滎陽郡,兵抵黃河南岸。
  當然,李孝恭也知道他將遭遇隋軍的強硬反擊,如果他稍稍大意,他連潁川郡都不保。
  下午,李孝恭正在自己的大帳中給聖上寫壹份軍情奏疏,這也是聖上交給他的任務,每三天就要寫壹份,李孝恭只有作戰部署權,而沒有戰略決策權。
  包括李世民也沒有戰略決策權,重大戰略決策都必須向皇帝李淵匯報,像李世民停止攻打洛陽,西撤弘農郡的決策,就必須得到李淵的同意才能實行。
  在這壹點上,隋軍就明顯占有優勢,楊元慶親自指揮整場戰役,他就能根據形勢變化迅速作出壹些戰略決定。
  李孝恭正是執筆沈思之時,帳外有親兵稟報:“啟稟王爺,屈突老將軍有要事求見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