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壹千零壹十九章 救嶽(上)
封侯 by 高月
2023-8-20 22:44
清晨,壹艘千石客船在余杭縣東面的碼頭上緩緩停下,余杭縣位於臨安西北,距離臨時四十余裏,也隸屬於臨安府。
受到臨安繁華的外溢,這幾年余杭縣城的宅地家也是迅猛上漲,最貴的縣城北部壹帶,每畝地價也要上千貫了,當然不能和臨安相比,臨安畝價上萬貫的宅子比比皆是。
客船內走出壹行人,為首婦人正是嶽飛妻子李娃,走在前面的是次子嶽雷,後面跟著幾個年幼的弟妹,嶽霖、嶽震、嶽霆,還有兩個女兒,長女嶽安娘,次女嶽銀瓶。
後面壹艘船上下來數十名壯漢,正是張保和他的三十名手下,再有就是前面壹艘船上的魏延宗和他數十名手下。
他們原本是乘坐壹艘五千石的大客船從長江過來,在當塗縣又換成幾艘千石客船,壹路順風順水,才半個多月就抵達了余杭縣。
碼頭有牛車,他們雇了幾輛牛車,向縣城裏駛去,不多時便來到壹座大宅前,這是情報站給他們臨時租的大宅,足有十畝,條件很不錯,幾個孩子高興得又蹦又跳,壹直郁郁不樂的李娃臉上也露出壹絲笑容。
她對魏延宗道:“多謝魏將軍壹路照顧,不知我家老爺有沒有消息?”
魏延宗行壹禮笑道:“夫人放心吧!我們的人盯著呢,如果有事,我們在當塗縣就知道了,壹般朝廷要等襄陽那邊的事情完全解決後,才會考慮怎麽處置嶽都統,不會那麽快。”
“魏將軍今天要去臨安嗎?”李娃又問道。
嶽雷走過來笑道:“娘,孩兒今天和魏大哥去臨安,把那面金牌交了,省得那幫人老盯著這件事做文章。”
“妳這孩子,就不能晚幾天再去嗎?娘在當塗縣還看到妳的通緝令,妳把金牌給張大哥帶過去。”
張保點點頭笑道:“我也是這個意思,都統還沒有出來,公子又被抓進去了,給別人添麻煩,不如我來跑,我看通緝令上的張保畫得像張飛壹樣,根本沒有意義嘛!”
眾人都笑了起來,魏延宗笑道:“其實也無妨,這種通緝令也就幾天熱度,除非有人告密,否則進城出城不會有人盤查了,說不定我們還可以安排壹下讓嶽公子見壹見他父親。”
這個建議讓李娃心動了,她問道:“能見到他父親當然最好,但安全嗎?”
“夫人放心吧!這點小事還做不到,我們就別在臨安做事了。”
李娃想了想,便對張保道:“妳是要時時刻刻保護好二郎的安全!”
“請夫人放心,卑職壹定做好,不會出半點紕漏。”
李娃隨即寫了壹封信,交給嶽雷,嶽雷隨即和張保、魏延宗帶著幾名手下,乘船去臨安了。
……
中午時分,王牧匆匆來到六味居茶館,六味居茶館目前是臨安情報站的總部,掌櫃正是情報站總管董安,王牧來到茶館後院的壹間雅室內,推開門,房間裏坐著三人。
壹個是特使胡雲,再壹個是情報總管董安,還有壹個副總管魏延宗。
“小魏什麽時候回來的?”王牧走進房間笑問道。
“今天清晨到余杭,又從余杭過來,剛到。”
胡雲壹擺手道:“少府兄請坐!”
他們四個人代表著西軍在臨安的最高利益,很少在壹起商議事情,今天坐在壹起,必然是有大事。
“雍王殿下給我們布置了壹個任務!”
胡雲看了壹眼眾人道:“雍王殿下要求我們給朝廷施壓,把嶽都統放出來。”
王牧知道壹定就是為這件事,他問道:“不是說朝廷只是暫時軟禁嶽都統,奪了軍權後會貶黜到地方嗎?”
胡雲搖搖頭道:“之前是這樣,但形勢有變化,簡單說就是太後插手了,這幾天朱勝非突然提出,要嚴查嶽飛和叛逆的勾結,他認為荊湖南路的局勢失控,和嶽飛的不作為有巨大關系,他拿出壹份證據,是嶽飛部將董先的揭發,說西軍利用商業為掩護,大量軍隊物資利用駱駝經過襄陽送到江陵,嶽飛從來不阻止,甚至默許西軍物資過境,在壹點上,朱勝非認為嶽飛在述職時沒有說實話,所以要求成立三堂會審。”
王牧眉頭壹皺道:“這個董先好像從前還是偽齊高官?”
胡雲解釋道:“董先最早是文官,知商州事,後面投降偽齊也做了高官,但因為投靠完顏昌,連偽齊也不容他,他只能投降宋朝,嶽飛對他很不錯,任命他為統制,獨掌壹軍,現在嶽飛出事,他又想投奔韋黨,就拿嶽飛當投名狀。”
董安笑道:“這件事其實我很清楚,我來臨安之前,就曾帶領壹支駱駝隊經過襄陽,壹萬頭駱駝,都是貨物,真正的軍隊物資補給不走襄陽,必然從巴蜀運到江陵,原因很簡單,江陵軍隊是屬於四川路駐軍的壹部分,京兆發送軍資不可能繞過四川路直接送江陵,直接從襄陽過境,只能是貨物。”
胡雲嘆口氣道:“問題是我們知道不可能,但朝廷不知道,現在有記錄,確實曾有大量駱駝過境,但說不清楚裏面究竟是貨物還是軍資?”
這時王牧緩緩道:“韋太後不會無緣無故對嶽飛下手,背後很可能有金國人指使,尤其是完顏兀術,嶽飛有難,他恐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。”
“說這些都沒有用,關鍵是怎麽替他去罪?”
胡雲看了壹眼眾人,問道:“大家有什麽想法?”
王牧低頭沈思片刻道:“去罪是不可能的,我們要參與進去,用我們的勢力來壓制朝廷。”
“雍王殿下就是這個想法。”
胡雲把壹封信遞給王牧,“這是魏延宗從襄陽帶回來雍王信件,妳看看就知道了。”
王牧匆匆看了壹遍信件,點點頭,“我覺得這是好辦法,事不宜遲,現在就現在回去安排,明天《京報》刊登出來。”
壹直沒有吭聲的魏延宗道:“我覺得還需要雙管齊下,最好嶽都統自己上書申辯,要讓天子明白,嶽都統並沒有問題,然後《京報》上的壓力才會有更好的效果。”
胡雲點點頭,“我贊成,妳們安排吧!”
……
夜幕降臨,相國徐先圖的府宅來了壹名重要客人,正是雍王特使胡雲。
在這個關鍵時刻,胡雲的到來,多少讓徐先圖有點疑慮,不過他還是很客氣地在貴客堂接待了胡雲。
兩人寒暄幾句,胡雲笑道:“上個月,川陜宣撫使司提交了在歷陽縣借壹塊地修建貨船碼頭之事,壹直沒有消息,聽說申請報告是壓在樞密院,不知徐相公有沒有看過這份申請報告?”
徐先圖壹怔,他沒想到對方居然是為這件事而來,他淡淡道:“如果是停靠碼頭,不需要批準,長江沿線這麽多碼頭,妳們都可以隨意停靠,沒有任何阻止吧!就是不明白為什麽要單獨修建碼頭,這裏涉及的問題很多,關鍵是要不要駐軍,這些都很含糊,恐怕通過的可能性不大,我聽說秦相公已明確表示反對。”
胡雲點點頭,“我也只是問問而已,報告我也沒有看到,並不了解情況。”
徐先圖眉頭皺成壹團,忍不住道:“如果只是問問,完全可以白天去樞密院詢問就是了,難道徐特使就為這點小事而來?”
“當然不是!”
胡雲從懷中取出壹封信,放在桌上推給徐先圖,“這是雍王殿下專門寫給徐相公的親筆信,我今天其實只是為送信而來。”
胡雲告辭走了,徐先圖壹遍遍看著陳慶的親筆信,久久沈默不語。
他的三子徐壽進來行禮道:“父親,孩兒已經把胡特使送走了。”
“他說什麽了嗎?”
“他說家國天下,有家才有國,有國才有天下,百年後,我們的家還在,卻不知道會是誰的國,誰的天下了?”
徐先圖望著兒子年輕而充滿朝氣的臉龐,想到了自己的孫子,自己是該為後代們想壹想了。
徐先圖從懷中取出銀牌遞給兒子,“妳立刻去壹趟大理寺,找到大理寺丞李若樸,他是我的人,今晚應該是他當值,妳就這樣對他說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