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 出詩打人第壹記
慶余年 by 貓膩
2018-7-4 10:03
葉靈兒是京都守備葉重的獨女,家學淵源——可惜都是在武道之上,所以沒有落個文雅淑靜的性格。有個四大宗師之壹的葉流雲當叔祖,葉家在慶國的地位本就有些特殊,但這小姑娘本身卻不是什麽霸道蠻橫之輩,只是心疼林家姐妹天天病榻之上纏綿,還要被迫許給壹位未曾見過面的男子,所以顯得著急了些。
前些日子,京中少數高門之間流傳著壹個消息,聽說宮中準備將林家小姐指給範府遠在淡州的那位私生子,這消息壹出來,林家小姐羞怒相加,夜裏又受了些風寒,咳了幾口血,病情加重。葉靈兒本在定州兄長處,聽到這事趕緊回京,正是範閑在城外門看見的那個場景。
又過幾日,京都傳聞,範府那位私生子已經回京了,只是和範府小少爺範思轍壹樣,都是個橫行霸市的紈絝子弟,這個消息,讓葉靈兒更是惱火。她昨日去看林家小姐,發現她眉眼間略有羞意,幾經盤問,雖然沒有問出什麽,但猜出來林家小姐壹定是有了心上人。
她不忍心見姐妹傷心難過,所以去求父親向宮裏求情,斷了這門婚事,誰料到竟惹得父親大怒,沒辦法之下,才請範若若過府,是想看看能不能有辦法將這婚事緩上壹緩——原本也知此事不大可能,但總得試上壹試,才算盡了姐妹間的壹場情義。
葉靈兒看了壹眼柔嘉這個性情溫柔的小姑娘,再看向範若若的眼神就趨於平靜,她今天才知道原來範府這位壹向以恬淡聞名的若若小姐,竟然骨子裏也是位厲害人物,此時聽對方要介紹名醫,淡淡說道:“不用了。”
範若若卻是沒有就此罷了,微笑說道:“若真是心疼那位小姐,讓那位名醫去看看又怕什麽?”
“禦醫都沒有太好的法子,妳說的那位名醫……”葉靈兒強忍著,不在郡主面前流露出不屑的神態。
範若若極有禮貌解釋道:“那位醫生是費先生的學生。”
葉靈兒輕噫壹聲,眼中壹亮,上前拉著範若若的手:“那就麻煩姐姐了。”
說完閑話,三人便回了亭子裏,其余的姑娘們看見這兩位小姐面色平靜,以為事情已經了了,才松了壹口氣,旁邊自有丫環婆子們在服侍著,又有女史將已經抄好的詩卷送到湖對面去。
過不了幾時,湖對面那些才子所做的詩也抄了過來,諸女翻揀著看,間或贊嘆壹聲,範若若卻支著頜,看著湖對面,不知道在想些什麽。葉靈兒想到那人,好奇接過詩卷來,從頭到尾翻了壹遍,卻沒有看見有姓範的落款,驚訝問道:“範公子的詩呢?”
她心想,範府既然是讓那男子來王府搏名,那便斷斷沒有藏著掖著的道理。女官恭敬說道,範公子並沒有作詩,如何如何。柔嘉郡主看了欄邊的範若若壹眼,小姑娘天真的臉上浮現出壹絲納悶,追問當時的場景,直到此時亭子裏面的諸女,才知道湖那邊的唇槍舌劍比這邊也不稍弱。
柔嘉郡主甜甜壹笑說道:“若若姐姐,妳怎麽不來看這些才子詩作?”
諸女議論之時,範若若早聽在耳裏,知道兄長在湖那面受辱,她從欄邊回頭,平靜的眸子裏其實隱藏著壹絲怒意,冷冷道:“這些人也會寫詩?”
諸女雖然壹向知道範家小姐精通詩文之道,但聽見她說出如此言語,還是有些意外。範若若回身,拾起硯旁細毫,在紙上懸腕而揮,寫了幾句,待稍幹後遞給女史,吩咐道:“送這兩首過去,讓那些人看看。”
女史領命而去。
※※※
花開兩枝,各表壹朵,且說湖這面郭保坤暗點範閑身份,鬧得滿座俱靜,場間氣氛有些怪異。
靖王世子眼眸裏閃過壹絲怒意,覺得太子手下這群人果然毫無體統,輕輕握緊手掌,暗自想著是不是要給對方壹點教訓,但轉眼壹看範閑模樣,又覺得此子定有應對的手段,應該不用自己出手。
司南伯讓範閑來參加詩會的原因很簡單,是要讓他出個大大的名,搶個入京頭彩,以便打動那位長公主“芳心”,但範閑卻似乎壹點也不著急,真讓人瞧不明白他到底在想些什麽。待眾人所作詩詞送到湖亭之後,過不多時,便有女史回話,將範家小姐作的詩遞給了郡王世子。
郡王世子眼光壹瞥,不禁眼睛壹亮,脫口而出:“好!”
身旁幕僚清客湊了過去,細細壹品,也是頻頻點頭:“果然不錯,只是……”他是覺著這詩由壹女子寫出來,總有些不對路數,但想到範家與郡王家的關系,所以住嘴不言。
眾人好奇,紛紛湊了上來,只見那紙上用娟秀小楷寫著:“八月湖水平,涵虛混太清。氣蒸雲夢澤,波撼淡州城。欲濟無舟楫,端居恥聖明。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。”
“好詩,果然不愧是範家小姐所作。”賀宗緯也夾在這些人當中,稱贊的聲音格外響亮,似乎要傳到湖對面去,“寫湖景灑然,轉議論自然,實是佳作。”
郭保坤卻皺眉道:“眼前小湖壹方,用氣蒸似乎不大妥當,何況雲夢澤在南方,淡州城卻在海邊,範小姐只為字面漂亮,在這自然二字上卻欠缺了壹些。”
靖王世子卻從這首詩裏看出了別的味道,所謂欲濟無舟楫,端居恥聖明,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,雖然隱晦,卻仍然透露出作者不甘心為隱,想要有壹番作為的心思,是個幹謁詩的套路——他轉頭望向壹直安靜坐在偏僻處的範閑,心想這詩……莫不是妳做的?
但這詩確實不錯,所以眾人交口稱贊,沒有幾個人附和郭保坤的意見。世子正思琢間,已經有人將意見轉到對岸,範小姐的解釋也已經來了。
“湖是水,海亦是水。由雲夢而思之東海,我家兄長身坐淡州,心在江海,隨意用之,有何不可?此詩乃是家兄十歲所作,今日抄出,只為請諸位壹品。”
話裏前面的意思先不理,但卻明明白白說清楚了,這首詩不是範府小姐所作,卻是……那邊壹直默然不語的範閑所作!
這個時候,闔園士子再望向範閑的神色就不再是不屑與復雜,而是充滿了震驚與不解,十歲便能作此詩,這範閑,難道是個天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