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吧有你,春暖花开!马上注册,看更多精彩内容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刀郎的《罗刹海市》一经推出就火爆全网,火爆的原因不只是因为这首歌郎朗上口的旋律,更是因为他的歌词,里面充满了内函与讽刺,像“未曾开言先转腚”、“自古公公好威名”,“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”,“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”,更是让人觉得这首歌要讽刺的人和事呼之欲出。 《罗刹海市》这首歌其实是出自《聊斋》里的一篇同名故事《罗刹海市》,这个故事分为两部分,一个是讲罗刹国的,一个是讲海市的(即龙宫里的故事),所以合起来就是《罗刹海市》,而故事里的主人公马骥在罗刹国见闻,在我看来才是本书的重点篇章,罗刹国黑白颠倒以丑为美,虽然主人公生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,但在罗刹国里却被视为怪物,那里的居民看到马骥就东跑西藏,生怕被马骥吃了,而马骥为了能融入这里不得不把自己打扮的丑陋无比,每天以假面示人,直到他有一天遇到龙王三太子,娶了龙女为妻,才得己回到人间。在故事最后蒲松龄先生批判:“花面逢迎,世情如鬼。嗜痂之癖,举世一辙。” “花面逢迎,世情如鬼”说的多么深刻,所以有人说刀郎这首歌是充满了讽刺,但并不是讽刺那些当年“排挤”他的人,而是延续了蒲松龄先生在《罗刹海市》里的讽刺,这种讽刺的格局要高于讽刺某个具体的人,如果这些人也在其列,那刚好是造化弄人,这首歌的疯刺格局要更上一个层次。 但那又如何呢?人们就喜欢复仇的故事,快意恩仇的感觉很爽,人们就是要把这首歌看成是刀郎十年磨一剑的,复仇之作。即使有人告诉你刀郎并没有针对性的讽刺哪一位,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刀郎的格局就小了。但谁在乎呢?即使刀郎没有刻意的讽刺具体的某些人,但人们却愿意借用他的歌来讽刺和针对那些具体的人。 在“嫉恶如仇”这一块我们是从来没有输给任何人的,试想一下为什么《水浒传》这样的书被奉为四大名著,到今天还受到如此的欢迎,就是因为里面的快意恩仇,坏人在书里都会被英雄手起刀落,杀以后快,那种感觉真爽呀,因为书里的英雄在帮人们出这口心中的“恶气”,“恶气”是怎么来的,就是因为做尽坏事的人在现实中得不到惩罚,所以 人们才喜欢这种手起刀落快意恩仇的书,即使里面的英雄滥杀了无辜,像武松杀了坏人张都监后,又把他一家大大小小杀光,连仆人都不放过,那也没什么所谓,因为英雄帮我们出了“恶气”,我们就要维护我们心目中的英雄,所以对英雄的错我们可以视而不见。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在劝大家不要因为“恨”而遮住了自己的双眼,当然这种劝说有点小题大作,可能大家并没有把这些当成一回事,毕竟这只是一首歌,毕竟那些所谓的“乐坛四大恶人”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。 “恨”这个东西真的很奇妙,它能让一个人醒悟和提升,也能折磨到一个人毁灭,我觉得刀郎早就放下了当年的“恨”,因为一个有“恨”的人不会潜心创作,更不会创作出如此精良的《罗刹海市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