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:天子第一诏
朕在红楼当暴君 by 榻上参禅
2025-5-7 16:08
宣读完改元诏书之后,戴权又从旁边彩漆托盘上,拿起一份诏书。
仔细看那张托盘,上面的诏书,足足有四份之多。
GOOGLE搜索TWKAN
「令内阁首辅胡玄机,奉表册于南郊天坛,代天子祭告上天。」
「令兵部尚书章凤翼,奉表册于北郊地坛,代天子祭告大地。」
「令宗人令李烨,奉表册于太庙,代天子祭告李氏宗庙。」
「令左都御史闫茂青,奉表册于社稷坛,代天子祭告大干社稷。」
历朝历代,登基大典之时,除了代天子祭告宗庙之人,必须是宗室成员之外,其余代天子祭告天地,祭告社稷者,都是由开国勋贵担当此任。
这是勋贵的荣耀,也是勋贵的义务,道理很简单,因为他们与国同休嘛!
可今天,原本属于勋贵的高光时刻,却被文臣给抢了。
在场诸多勋贵,纷纷面色大变,看向胡玄机等人的眼神,也开始变得愈发不善。
这些年,我等勋贵被你胡玄机,打压的还不够惨吗?
兵权,兵权没了。
祖宗传下来的爵位,也被找各种由头,变着法的褫夺,或是降等承袭。
堂堂荣国公,袭爵人贾赦,被降等成一等镇国将军。
堂堂宁国公,袭爵人贾珍,被降等成三品威烈将军。
镇国公牛家,袭爵人牛继宗,被降等成一等伯爵。
理国公柳家,袭爵人柳芳,被降等成一等子爵。
修国公侯家,袭爵人侯孝康,被降等成一等子爵。
缮国公石家,袭爵人石光珠,被降等成一等子爵。
齐国公陈家,袭爵人陈瑞文,被降等成三品威镇将军。
治国公马家,袭爵人马尚,被降等成三品威远将军。
襄阳侯戚家,袭爵人戚建辉,被降等成二等男爵。
平原侯蒋家,袭爵人蒋子宁,被降等成二等男爵。
定城侯谢家,袭爵人谢鲸,被降等成二等男爵,兼京营游击将军。
景田侯裘家,袭爵人裘良,被褫夺爵位,只剩下五城兵马司世职。
锦乡伯韩家,袭爵人韩奇,被褫夺爵位,就连五军都督府的世职,也被一并褫夺。
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
现在连代天子祭告天地社稷的荣耀,你胡玄机也要一并夺去。
简直欺人太甚!
是可忍孰不可忍!
与勋贵们的义愤填膺不同,绯袍文臣们个个喜上眉梢。
他们认为这三道诏书,定然是胡太后和戴权,在向他们示好。
看来那晚集体逼宫,最终双方妥协,达成交易,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买卖。
这不,胡太后和戴权,开始投桃报李了。
就连胡玄机本人,也没有想太多。
胡玄机以为他那个蠢女儿,终于意识到戴权的威胁,意识到她这个太后,有被戴权架空的风险。
故而发出这三道诏书,向她爹以及朝中文官示好,希望借助她爹和文官的力量,压制戴权,最终达到垂帘听政的目的。
胡玄机,章凤翼,李烨,闫茂青,四人越众而出,领旨谢恩。
然后带了仪仗队,浩浩荡荡的四支队伍,出皇城而去,代天子行祭告天地,祭告宗庙,祭告社稷之礼。
大干朝堂文臣众多,但其中领头之人,除了胡玄机之外,便是礼部尚书孟元康,兵部尚书章凤翼,和左都御史闫茂青了。
现在礼部尚书孟元康丁忧守丧,自然不可能来参加登基大典。
而其余三个人,内阁首辅胡玄机,兵部尚书章凤翼,左都御史闫茂青,也都被派去祭告天地,祭告大干社稷。
如此一来,在场诸多文臣,便没了领头羊,没了主心骨。
而在场文武百官,宗室勋贵,却没有一个人,先知先觉,意识到这一点。
再说戴权,宣读完四道诏书之后,高喝一声,道:「文武百官,宗室勋贵,齐集午门,恭听天子第一诏。」
三百名龙禁尉,跟着高声喝道:「文武百官,宗室勋贵,齐集午门,恭听天子第一诏。」
站在皇极殿外的文武百官,宗室勋贵,开始有序退场,朝午门外走去。
李崇走下丹陛,上了御辇,一位膀大腰圆的太监,撑起黄罗伞盖,数十位太监环伺左右,三百位龙禁尉在前开道,一千两百名侍卫亲军在后随行。
戴权高喝一声,道:「御午门!」
瞬间鼓乐齐鸣,一行人浩浩荡荡,迳往午门而去。
所谓御午门,便是登基大典的最后一步。
文武百官,宗室勋贵,以及早早便在午门等候的军民代表,齐集午门外广场。
聆听皇帝登基之后,发布的天子第一诏。
天子第一诏,简单来说就是新皇帝登基之后,要施行的施政纲领。
内容一般为朕承继大统,当继承先帝遗志,承祖训,开太平,与民休息,文治武功,开疆拓土,或是厉行改革,执行新政等等等等。
而李崇即将发布的天子第一诏,也是胡玄机等人一早便拟订好的。
其中只有继承先帝遗志,承祖训,开太平等等片汤话,具体施政纲领一个字也没提。
想想也正常,朝政都控制在胡玄机等人手中,如何治理大干天下,哪里轮得到,一个十岁的白痴皇帝来置喙?
午门外广场,文武百官,宗室勋贵,以及早早便在这里等候的军民代表,依照官爵品级分班列队,尽皆跪伏在地,准备聆听天子第一诏。
「铛!铛!铛!」景阳钟三声响。
初升之日,正好照耀在午门城楼上,光辉夺目,宛若黄金殿宇。
午门外广场上的文武百官,宗室勋贵,以及军民代表,纷纷抬头望去,只见灿灿金光之中,天子华盖缓缓行至,午门城楼正中央。
随后,大干皇帝李崇,头戴冕旒冠,身穿赭黄袍,肩挑日月,背负星辰,立于天子华盖之下。
戴权侍立一侧,手持圣旨,展开高声宣读。
「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朕以渺躬,祗膺宝祚,嗣守宗祧,仰惟皇天眷命,列圣垂休。
今当御极之初,宜布维新之政,奈何奸臣当道,群丑盈朝,不得不改弦更张。
忠顺亲王,乃先帝之弟,朕之皇叔,不料其人狼子野心,竟于皇考陵寝之地刺杀于朕,今特命东缉事厂,会同宗人府,将其捕拿入狱,明正典刑,告慰先帝在天之灵!
礼部尚书孟元康,为保官位,弑杀乳母,为世人不齿,今特命刑部,大理寺,都察院,会同办理此案,三司臣工,务必详查妥处,不得徇私,以正天下视听!
咨尔文武,其各殚厥心,文臣当效房杜之谋,武将宜追卫霍之烈,台谏须持风宪之正,牧守务尽父母之慈。
倘有尸位素餐,欺君误国者,三尺具在,朕不汝贷!今布告中外,咸使闻知,钦此!」
天子第一诏宣布完毕,在场文武百官,宗室勋贵,以及军民代表,习惯性的山呼万岁,完成这登基大典的最后一步。
「万岁!」
「万岁!」
突然,山呼万岁的文臣们,愣住了。
这天子第一诏,怎么好像有点不对劲?
其中第三段,是不是要杀忠顺亲王李穆?
其中第四段,是不是要抓礼部尚书孟元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