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0章 死生
逍遥初唐(大唐技师) by 扬镳
2020-12-10 21:49
“侯爷,听一句劝告吧?定襄已不可守,守不住!李世民早就猜疑于你,房玄龄更是想把你置于死地。这次就算你守住了定襄,你也是功高盖主,他们不会放过你的,何苦?留着有用之身,投效我主,荣华富贵只会更多,不会少半点!天下任你驰骋,岂不快哉?可是若你今日死了,那便死了。世间所有一切,与你再无干系。想想你的家人,想想你的孩子!”李牧烦不胜烦,扶着城墙站起身,环视身旁袍泽,大声道:“弟兄们,敌军说,放我们一条生路,你们说……退不退?”“不退!”喊话的人一个瘸了腿的兵,他错过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机会,窝在死人堆里等死。但他的语气,却万分的坚定。“不退!我们是大唐军人,守大唐的城池,我们不退!”“不退!凭什么要我们退?要退也是他们退!”“对,不退!”最后,乱纷纷的表态如涓水入海,汇聚成异口同声的惊涛骇浪。“不退!不退!不退!”仿佛巨浪拍岸,余波不息,坚毅倔强的声音在茫茫沙漠中震荡传扬。
崔望站在城墙下面如土色,脸色不由自主地苍白起来,远处敌军前阵的军士被大唐守军的怒吼声震得一阵骚乱,整个前阵队列竟生生被吓得退了两丈才止住。
李牧哈哈一笑,扶着云龙旗的旗杆,厉喝道:“听清楚了吗?要战便战,勿复多言!崔望,你最好斩下我的头颅,否则,我必杀你全家!”
“李牧!这种时候了,你还敢大言不惭!”
谈判破裂,敌我之间已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。
你死我活而已。
“杀,一个不留!”
军令已下,号角吹响,前阵轰然向前推进。
李牧站在城头惨笑连连,怕死,舍不得死,可终究还是义无反顾地死去,因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,还有数千逝去袍泽们的遗愿,以及……胸中久抑回荡的一股不平之气。
“战——”伤痕累累的苏定方站直了身子,厉声吼道。
轰!
箭上弦,戟平举,黄沙似雾,金戈如钩。
看着步步逼近城墙的敌军,李牧也捡起自己的尚方宝剑,仰天长啸:“陷阵之志,有死无生!兄弟们,同去矣!”
“同去矣!”
……
血战!厮杀!
防线已崩裂,败势如山倒,敌军已经登上城墙,这一次,再没人冲上去把他们打退了。不断有人抱着敌军跳下去,但即便是一对一,剩下的这几个人,也掀不起什么浪花了。
“杀!”
一阵金铁相击的脆响,王虎格挡住一个人砍来的刀,使出全身的力气,砍在了对方的脖颈上,鲜血喷射,但他也被另一个人刺中腹部,仰面而倒。
苏定方杀死伤了王虎的人,气喘如牛,显然也到了油尽灯枯之时,所余力气已是强弩之末,唯剩一股不屈的精气,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身躯。
“杀——”
独孤九忽然暴起发难,瘦弱的身子腾空而起,半空里如旋风般打转,掠起一片雪白的剑影浮光,随着一声声凄厉的惨叫,李牧身前近丈方圆竟被他清扫一空,双脚落地,独孤九脚步一个趔趄,蹬蹬退了两步,止不住去势仰面跌倒。他已经脱力了,实在是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又一股敌军踩着袍泽的尸首疯拥上前,贪婪的目光死死盯着李牧。
在他们眼里,李牧是军功,是厚禄,是奖赏,志在必得。
独孤九跌在地上,面容惨白得吓人,脸颊痛苦地不停抽搐,侧过头望向李牧,独孤九惨然一笑:“对不住了……大哥,这辈子我只能护你到此……我、我有一句话想跟你说,我……”
李牧笑了,笑得很温和:“我明白,我懂。”
独孤九呛咳,大笑,大哭。
说话间,敌军又向前逼近了几步。
一个李牧认不出名字的校尉,使出最后的力气,挡在李牧跟前,大喝:“不要伤侯爷,冲老子来!”
一刀劈倒,敌军又上前一步。
“休伤我家侯爷,冲你爷爷来!”
李牧的视线已经模糊了,每个人的命都只有一条,他何德何能,当得起别人性命相托?
城外进军的鼓声越来越急促,李牧握紧手里的尚方宝剑,大喝道:“弟兄们,上路了!”
所有还活着的人,都挡在了李牧面前。他们眼神坚定,此时此刻,谁都知道必死,但他们想让李牧最后再死。
昨夜撤退的时候,李牧可以走,但他没有,他本可以不死,他选择了留下。
这样的主将,还有什么说的?
不过一死而已!侯爷已经说了,家眷们,他已安排了照顾!
还有什么说的?不过一死而已!
进军鼓声越来越急促,敌人越来越近!
“先不要动!”
又传来了崔望的声音,这次他爬上了城头。
他站在几十个敌军后面,向李牧大喊:“李牧,你身边就剩下这几个人了,已经是绝境,我在问你一句,你投降不投降?阀主知道你的本事,如果你投降,阀主必待你如上宾,崔玉言的事情你不必担心,他不过是个傀儡,崔家有后人,仇没那么大,可以回转,可以回转!”
李牧浑身直颤,意识已快模糊不清,鲜血从伤口处缓缓流出,身体骨子里透出一阵阵的寒冷,不知道留在自己身体里的血还剩下多少,他只知道自己离死亡已越来越近,近得仿佛已一脚踏进了鬼门关,只等着另一只脚踏进来,从此阳世的一切再与他无关。崔望的喊声,让他清醒了一点儿。
他睁开眼睛,看向崔望,轻蔑一笑:“算了,我啊……跟小人,处不来。”
“杀了他!”
崔望终于放弃,下了最后的命令。
几十个敌军一拥而上,仅剩的守军虽然已经都没了力气,但他们没有束手待毙,他们拿起了武器,死也要在拼杀中死。如果能带走一个,岂不是大赚?
挡在李牧身前的苏定方忽然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,左腿被凶残的敌军狠狠扎了一刀,深可见骨,他脸上淌着汗水和血水,面孔扭曲得愈发狰狞。脸颊的肌肉随着痛苦一下又一下地颤动抽搐,左腿微微屈起悬空。只剩一只完好的右腿蹦跳着挥舞陌刀,不时发出一声绝境里不甘的怒吼咆哮。
最终,还是倒下了。
下一个,便是独孤九,他挡在李牧面前,想用自己的身躯替他挡刀。李牧看着独孤九的花容月貌,不知从哪里忽然冒出一股力气,猛地把他拽了回来,后背迎了上去,鲜血飞溅到了独孤九的脸上,搭配他绝美的容颜,有一种凄然的美感。
他想抱住李牧,但实在是没有力气了。
有人扑过来,把李牧和独孤九推到了一边,李牧挣扎坐起,对旁边的独孤九道:“这回真完事儿了!”
这种情形下,李牧竟然有心思笑:“咱俩一起死,一起投胎,下辈子……”
独孤九用力点头,李牧正要再扯几句,忽然,耳边响起了一声号角。
苍凉……
豪迈……
随之而来的是喊杀声,城墙上的几十人一齐看过去,只见西方烟尘滚滚,大军无边无沿!
终于到了!
城外敌人中军阵中忽然响起尖锐的鸣金声,声音很急促,甚至能听到里面的焦急和惊惶。
城头上的敌军愣住了,不知所措地停下动作,茫然面面相觑。
鸣金是收兵的信号,军令如山。但是眼前就剩下这三十几个人,难道就这么放过了?
所剩寥寥的守军也是一头雾水,呆呆地看着敌人如潮水般退去。
崔望奔向城头,瞬间,他猜中了阿木尔的心思。大唐援军已到,城外这些散兵游勇,必定不是李孝恭带领的三万人的对手,阿木尔知道杀了李牧,他自己必死,但如果留李牧一命,看这个人情,也许能苟活下来。
“竖子不足与谋!”
崔望大骂,敌人只有三万,而你却有六万,两倍于人,打都不敢打,还活着干什么,不如死了去!
崔望看向李牧,果断下令:“不要管鸣金,把李牧杀了,杀了李牧,每个人赏金百两!”他心里清楚,为今之计,必须得把李牧杀了,才能让阿木尔下定决心,否则这孙子必然要投降!
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。城墙上的百余仆从军,听到了百两黄金的赏赐,登时都疯了。
杀!
杀!
活着的三十几个守军,也回光返照般生出了力气,奋不顾身地顶上去,只要坚持到大军冲过来,就有机会活下去,就算自己活不下去,也要让侯爷活下去……
三十对一百,混战猝然开始了。
此时,李孝恭已经冲到了距离定襄城三里之内。
他看到李牧的云龙旗还在,心中还有一丝幻想。
李牧,你再坚持一会,一会儿就好!
二里……
一里……
在李孝恭的带领下,大唐骑兵不讲道理地在敌军中间撕开了一道口子。
已经到了城下,李孝恭甚至能听见城头上的砍杀声。
“李牧,我来了!”
李孝恭大喝一声!
忽然,一颗人头滚落下来。
旗杆发出刺耳的断裂声,李孝恭震惊抬头!
云龙旗倒了下来……
“李牧!!!!”
大结局
三个月后,草原下了第一场雪。
李世民终于来到了定襄城,博陵崔氏的叛乱不足道哉,当李世民决定回军的时候,他们的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了。如今这世上,已经没有博陵崔氏了,李世民下了他登基之后,最残忍的圣旨。博陵崔氏,夷灭三族。之所以没有夷九族,实在是因为门阀之间的联姻太过于复杂,如果夷九族,恐怕五姓七宗一个都活不了,就连李世民的妃嫔,也牵连到其中。
而且,夷三族就已经牵扯十万人,如果夷九族,怕是百万人不止,太造杀孽了。
最终,以灭博陵崔氏三族亲眷,了结了此事。东厂的番子无孔不入,所有与谋逆相关的人,无论男女老幼,尽数处死。李世民用了杀鸡儆猴的手段,彻底震慑了门阀势力,识相的门阀,开始主动向朝廷靠拢,门阀超然于世的局面开始瓦解。
得知定襄危机解除之后,李世民便命李靖为征东大将军,继续征伐高句丽。他却没有调头回去,而是带着三万人马,一路向西,途中为了解决博陵崔氏耽搁了几天之外,便是一路马不停蹄,赶往定襄城。
战报上说,李牧死了。
李世民不相信,连发了十二道明旨询问,飞鸽传书更是不知道传了多少。但是无论什么消息渠道,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答复。
李牧死了,他死在了定襄的城墙上。死在了李孝恭大军进城的前一刻,他的人头随着御赐的哪杆云龙旗,从城墙上掉了下来。
至少三万将士目睹了这一切,真的不能再真!
明确了消息的可信度,李世民心中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。他以泪洗面,痛哭月余。他悲痛莫名,甚至神思混乱。他怒火中烧,传旨李孝恭,不接受阿木尔的投降,将六万余已投降的仆从军就地坑杀于定襄城外。
他传旨天下文人,命令他们必须做文章歌颂李牧的功绩。他要求在定襄城外树碑立传,铭记大唐虎贲的功业!
他传旨内务府,专门拨付款项,照顾定襄守军的家人。几个活下来的幸运儿,无论从前官职大小,资历如何,全部都封子爵,果毅都尉。
任何人,胆敢提及李牧一个字的不好,立即处死。房玄龄被他勒令罢官,所有与李牧有过矛盾,过节的官吏,全部赶出朝堂,永不叙用!
李牧一路风尘,过长安而不入,直奔定襄城。
所有这一切,都不能缓解李世民心中的悲痛!
直到……
他到了定襄城。
棺椁打开,里头是一具断头的焦尸,什么都辨认不出来了。右手握着御赐的尚方宝剑,左手小指微微翘起,也是被烧焦的模样。
李世民趴在棺椁前面看了很久,扭头看向李孝恭,道:“这是李牧?”
“嗯!”李孝恭沉声,悲痛道:“是他,可怜的孩子……陛下,您没看到当时的场面,敌军残暴,烈火焚城啊,李牧的脸就是那时候毁容的……臣就晚了一步啊,就晚了一步……”说着,李孝恭竟哭了起来。
李世民冷眼瞧着他的表演,好半天,才道:“你当朕是傻子么?”
李孝恭抬起头,一脸茫然:“陛下莫不是伤心过度?这就是李牧啊,陛下这话是从何说起?”
李世民懒得跟他争辩,看向旁边的李思文,道:“你说,李牧哪儿去了?”
李思文嚎啕大哭:“陛下,兄长就在这儿啊。臣也不想相信兄长已经死了,但是陛下……三万将士目睹,不得不信啊!”
“好!”李世民怒极反笑,指着众人道:“你们行,真行,合起伙来欺君……最好不要让朕查出什么来,否则朕饶不了你们!”
“高干!”
高公公闪身出来,躬身道:“陛下,老奴在!”
“查!不管是上天入地,把李牧给朕找出来!朕要当面问问他,在他心中,朕就是一个心胸狭隘、容不下他的人么?!给朕找着他!”
说罢,李世民转身就走,定襄城,竟然是一天都不待了。
没有意义,看到这具焦尸,他就知道,李牧肯定没有死。他相信那日的惨烈,但李孝恭,李思文这几个人的演技太差了,差到如果他相信了,就是侮辱自己的智商!
虽然生气,但李世民却更开心。
李牧没死!
没死就好!
……
“晚风轻拂澎湖湾,白浪逐沙滩,没有椰林缀斜阳啊~只是一片海蓝蓝……”
阳光下,一个带着墨镜的年轻人,躺在沙滩上,翘着二郎腿,唱着不着调的歌。
李牧是五天前来到澎湖的,他和李世民正好走了个对头。甚至,李世民路过洛阳的时候,他还远远地瞧了一眼,随后俩人一个往东,一个往西。
那天,他确实是快死了。危急关头,一把斧子呼啸着飞过来,带着破空的风声,瞬间李牧身边几十个敌军的脑袋都掉了下去,掉在城墙下的那个,是不小心滚下去的。
能有这么大杀伤力,除了李重义还是哪个?
李牧追击同娥失踪的时候,李思文就飞鸽传书把消息告诉了李重义。当时李重义刚刚解决完了仇怨,统一了靺鞨,打算按照李牧的计划,南下帮助李世民,得知消息了,即刻直奔定襄而来。
好巧不巧,最危急的时刻,终于赶到,把李牧救了下来。
看到李牧的样子,李重义瞬间就‘狂暴’了。带着他的一万靺鞨勇士,直奔阿木尔,一通鼓还没擂完,阿木尔已经死了。多亏李世民下令坑杀,否则要找敌军首领,还没法交差了。
事情平定之后,李牧做出了‘诈死’的决定。
事实上,正是崔望提醒了他。虽然李牧相信,李世民未必会对他下手,但伴君如伴虎,总是有这种可能性的。
李牧不想活得那么有压力,所以就此诈死、消失,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。
原本,他想为大唐、为这个时代做一些事情。
但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后,李牧忽然有了一丝明悟。历史自有其轨迹,一个人能改变多少?
简单来说,地球少了谁都自转,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。
而且,此番征战,大唐已经实际荡平了西域,甚至还解决了北方的薛延陀。吐谷浑早就灭了,吐蕃虽然可能恢复,但看现在的局面,也不可能掀起什么风浪了。
高句丽那边,有火药,飞球,虎尊炮,胜利只是时间问题。
还有什么吗?
就像一个游戏,已经通了关,李牧想不到,自己还能再做什么。
是时候AFK了。
李牧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李孝恭和李思文都赞成。保密的工作,也很容易。知道李牧还活着的人,不过寥寥数人,只要咬定李牧已经战死,死无对证,李世民也没办法。
就算查出了什么蛛丝马迹,也无所谓。诈死,表明的是一个态度。真死还是假死,其实无所谓,只要让所有人都以为这个人死了,那他就是死了。
李牧给李世民写了一封长信,心中的内容,就是他曾经留在白巧巧那儿的奏折,他又加了一些话,算是他对李世民的告别。
他嘱咐李思文,等李世民查出端倪了,再把这封信交上去,如果查不出什么来,就当没有这回事。
然后他便走了,他先到了长安,跟白闹见了一面,交代了一些事情。他把灞上酒坊送给了白闹儿,让他当做传家的产业,几代之后,灞上酒坊的酒,已经代表了大唐酿酒的最高水平,人们也已经淡忘了,这高度酒是谁发明的,因白家世代经营,便称之为了‘白酒’,这是后话。
他又到了洛阳,嘱咐二狗,把洛阳的产业,都带给李泰。让他来监管,所得的所有钱,创立一个基金会,留着给为守卫定襄付出过的人们,照顾他们的家人。他还特别嘱咐了,长安城外有个小村子,是他专门为安置乌斯满的兄弟们的,让李泰想办法给他们一个良人的身份,分地给他们,让他们好好的过活。这是乌斯满的遗愿,李牧必须得办妥。
他又见了唐观,让他告诉孙氏,不必悲伤,自己没死,有机会他会回来探望她,或者接她相见。
随后,他便来到了扬州,见了八大望族的人,最终制定了《海章》,随后从扬州出海,来到流求(TW)和家人们汇合。
实际上这一路,他见了很多人。也没有刻意隐藏行迹,他知道,隐藏也没啥用,东厂的番子已经成了气候,如果这都查不到,还不如死了去。
但他相信,高公公不是无义之人,他虽然对李世民忠心,但他也能在不违背忠心的前提下,帮衬一手,毕竟他欠自己人情,人情哪有欠下的,该还的时候得还啊。
“夫君,你在干嘛呢?”李知恩穿着李牧亲自裁剪的‘泳衣’,蹦蹦跳跳地过来,李牧眼睛都直了,张开怀抱道:“快来,让夫君抱抱……”
“哎呀,又胡闹了……”李知恩哼了一声,嘴上说不,却也听话地过来,依偎在李牧的怀中:“巧巧姐姐做好饭了,让我叫你回去吃呢?”
“嗯……其他人呢?”
“晨姐姐在选布料,说要做几件新衣裳。天爱姐姐在跟工头商量,说要建一个演武场。鸥姐姐在哄孩子,小李白又欺负小令月了,还是倾城乖,吃饱了一直在睡觉,吵都吵不醒呢……”
“璎珞呢?”
“她呀!”李知恩和魏璎珞的关系一直不对付,故意不提她:“好像在算什么账目吧,真是的,明明家里是我管账的!”
李牧知道,魏璎珞是在计算海上贸易所占的份额,这些事跟李知恩说她也听不懂,索性就含混了过去,亲了个嘴儿,拍拍身上的沙子爬了起来。
“夫君,你不是答应我要报仇的么,咱们啥时候去新罗啊。”
“哟,还惦记做新罗女王呢啊?”李牧想了想,道:“这事儿不必担心,有人替咱办。”
“谁呀?”
“陛下呗,我都‘死’了,这点情面还是有的。”
“别瞎说,什么死啊,死的,咱们都不会死的!”李知恩想了想,道:“要活一百岁!要一直在一起!”
“少了!”李牧捏了下她的鼻子,道:“咱们生生世世永远不分开!”
“嗯!”
……
李世民回到长安,东厂的番子也调查完毕了。
就像李牧想的那样,不可能没有蛛丝马迹的。虽然定襄上下众口一词,都说李牧已经死了,他们都瞧见了。
但是人多难免疏漏,经过细致的调查,还是得知了很多李孝恭等人故意没说的消息。
比方说李重义带了一万人马驰援,阿木尔也是死在李重义的手里。
又比如说,收敛‘李牧’尸骨的时候,李思文都没掉眼泪。
虽然查无实据,但是所有消息都表明,那个棺材里的人,根本就不是李牧。
李世民看完所有调查细节,往桌案上一丢,气道:“高干,你说,这小子到底什么意思?他在怕什么?朕就真的是那么心眼小?”
“哎呀……陛下,这叫老臣怎么说?”高公公想了想,为难道:“侯爷这么做,也是为了全一段君臣的恩义。陛下春秋鼎盛,侯爷不过二十,日子再后头呢,老臣偏不信,他能一辈子不出现么?也许他就是累了,想歇歇了,不必较真,不必较真……”
“你就是和稀泥!”李世民叹了口气,道:“还找出什么来了?一并呈上来,不要想着替他隐瞒,朕也不是傻子!你们糊弄不了朕!”
“呃,陛下英明。”高公公从袖子里掏出那封信,呈上,道:“陛下,这是李牧留在李思文处的一封信,点明了说,若陛下急了,再拿给陛下。您看,这火漆都是完好的,绝无任何人瞧见过。”
李世民检查了一下,把信拆开了。
信除了虎尊炮,飞球,火药的原理及配方,就是李牧关于对大唐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。如何经营丝绸之路,如何控制游牧民族,如何管理半岛……他记忆中,几个著名的铁矿,煤矿的位置,以及大唐盐业,矿业,水泥厂未来如何发展。门阀,士族,勋贵,怎么处置,长安,洛阳如何规划,扬州,交州,台州,莱州这几个港口如何建设等等,所有他能想到的问题,都给出了建议。
李世民认真看过,沉吟了一会儿,把记载李牧没死的蛛丝马迹的奏报,就着烛火点燃烧了。
随后,他把李牧写给他的信,贴身收藏了起来。
“高干,帮朕记着点,等李靖灭了高句丽之后,顺道把百济新罗也收拾一下,然后把原来新罗之地,设为自由贸易港。所有贸易,朝廷不征收税赋。”
“不征税赋?”高干怕自己听错了,确认道:“陛下,确定要这么做么?”
“照办就是!”
“可是……”高公公还要说什么,李世民没好气地打断:“这小子这么说的,朕也不知道因为啥,你要是想知道,就把他给朕找着,带到这太极宫来,朕也想当面问问他!”
……
2020年10月31日,晚,11点50分。
一个充满了赛博朋克风格的游戏仓外,灯光亮了起来。一个帅气的青年从游戏仓出来,活动了一下筋骨。
“李牧总监,游戏测试的怎么样?”
李牧沉默,过了一会儿,他缓缓开口:“真实度还需要调低一点,太真实了,会让人分不清虚拟和现实。”
“那明天的发布会……”
“按计划执行!”顿了一下,他像是想起什么来似的,道:“对了,虎牙啊,新企划《衙内》的报告我看了,明天发布会结束,把参与人员都叫上,咱们开个会!”
“好!李总监!”
虎牙妹笑眼弯弯,应承下来。
(全书完)